Windows平台下的多线程编程(3)
(3)事件对象
事件对象(Event)是最简单的同步对象,它包括有信号和无信号两种状态。在线程访问某一资源之前,需要等待某一事件的发生,这时用事件对象最合适。例如:只有在通信端口缓冲区收到数据后,监视线程才被激活。
事件对象是用CreateEvent函数建立的。该函数可以指定事件对象的类和事件的初始状态。如果是手工重置事件,那么它总是保持有信号状态,直到用ResetEvent函数重置成无信号的事件。如果是自动重置事件,那么它的状态在单个等待线程释放后会自动变为无信号的。用SetEvent可以把事件对象设置成有信号状态。在建立事件时,可以为对象命名,这样其他进程中的线程可以用OpenEvent函数打开指定名字的事件对象句柄。
(4)排斥区对象
在排斥区中异步执行时,它只能在同一进程的线程之间共享资源处理。虽然此时上面介绍的几种方法均可使用,但是,使用排斥区的方法则使同步管理的效率更高。
使用时先定义一个CRITICAL_SECTION结构的排斥区对象,在进程使用之前调用如下函数对对象进行初始化:
VOID InitializeCriticalSection(LPCRITICAL_SECTION);
当一个线程使用排斥区时,调用函数:EnterCriticalSection或者TryEnterCriticalSection;
当要求占用、退出排斥区时,调用函数LeaveCriticalSection,释放对排斥区对象的占用,供其他线程使用。
基于MFC的多线程编程
MFC是微软的VC开发集成环境中提供给程序员的基础函数库,它用类库的方式将Win32 API进行封装,以类的方式提供给开发者。由于其快速、简捷、功能强大等特点深受广大开发者喜爱。因此,建议使用MFC类库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。
在VC++附带的MFC类库中,提供了对多线程编程的支持,基本原理与基于Win32 API的设计一致,但由于MFC对同步对象做了封装,因此实现起来更加方便,避免了对象句柄管理上的烦琐工作。
在MFC中,线程分为两种:工作线程和用户接口线程。工作线程与前面所述的线程一致,用户接口线程是一种能够接收用户的输入、处理事件和消息的线程。
1. 工作线程
工作线程编程较为简单,设计思路与前面所讲的基本一致: 一个基本函数代表了一个线程,创建并启动线程后,线程进入运行状态; 如果线程用到共享资源,则需要进行资源同步处理。这种方式创建线程并启动线程时可调用函数:
CWinThread*AfxBeginThread( AFX_THREADPROC pfnThreadProc, LPVOID pParam,int nPriority= THREAD_PRIORITY_NORMAL,UINT nStackSize =0,DWORD dwCreateFlags=0, LPSECURITY_ATTRIBUTES lpSecurityAttrs = NULL);参数pfnThreadProc是线程执行体函数,函数原形为: UINT ThreadFunction( LPVOID pParam)。
参数pParam是传递给执行函数的参数;
参数nPriority是线程执行权限,可选值:
THREAD_PRIORITY_NORMAL、THREAD_PRIORITY_LOWEST、THREAD_PRIORITY_HIGHEST、THREAD_PRIORITY_IDLE。
参数dwCreateFlags是线程创建时的标志,可取值CREATE_SUSPENDED,表示线程创建后处于挂起状态,调用ResumeThread函数后线程继续运行,或者取值“0”表示线程创建后处于运行状态。
返回值是CWinThread类对象指针,它的成员变量m_hThread为线程句柄,在Win32 API方式下对线程操作的函数参数都要求提供线程的句柄,所以当线程创建后可以使用所有Win32 API函数对pWinThread->m_Thread线程进行相关操作。
注意:如果在一个类对象中创建和启动线程时,应将线程函数定义成类外的全局函数。
- 上一篇:用Visual C++实现远程线程嵌入技术
- 下一篇:例程分析多线程编程[图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