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盟编程博客 | 无障碍搜索 | 云盘搜索神器
快速搜索
主页 > 软件开发 > JAVA开发 >

彻底明白Java的多线程-线程间的通信

时间:2009-12-23 15:42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 点击:
分享到:
三. 线程间的通信 1. 线程的几种状态 线程有四种状态,任何一个线程肯定处于这四种状态中的一种: 1) 产生(New):线程对象已经产生,但尚未被启动,所以无法执行。如通过new产生

  三. 线程间的通信
  1. 线程的几种状态
  线程有四种状态,任何一个线程肯定处于这四种状态中的一种:
  1) 产生(New):线程对象已经产生,但尚未被启动,所以无法执行。如通过new产生了一个线程对象后没对它调用start()函数之前。
  2) 可执行(Runnable):每个支持多线程的系统都有一个排程器,排程器会从线程池中选择一个线程并启动它。当一个线程处于可执行状态时,表示它可能正处于线程池中等待排排程器启动它;也可能它已正在执行。如执行了一个线程对象的start()方法后,线程就处于可执行状态,但显而易见的是此时线程不一定正在执行中。
  3) 死亡(Dead):当一个线程正常结束,它便处于死亡状态。如一个线程的run()函数执行完毕后线程就进入死亡状态。
  4) 停滞(Blocked):当一个线程处于停滞状态时,系统排程器就会忽略它,不对它进行排程。当处于停滞状态的线程重新回到可执行状态时,它有可能重新执行。如通过对一个线程调用wait()函数后,线程就进入停滞状态,只有当两次对该线程调用notify或notifyAll后它才能两次回到可执行状态。
  2. class Thread下的常用函数函数
  2.1 suspend()、resume()
  1) 通过suspend()函数,可使线程进入停滞状态。通过suspend()使线程进入停滞状态后,除非收到resume()消息,否则该线程不会变回可执行状态。
  2) 当调用suspend()函数后,线程不会释放它的“锁标志”。
  例11:
  class TestThreadMethod extends Thread{
  public static int shareVar = 0;
  public TestThreadMethod(String name){
  super(name);
  }
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run(){
  if(shareVar==0){
  for(int i=0; i<5; i++){
  shareVar++;
  if(shareVar==5){
  this.suspend(); //(1)
  }
  }
  }
  else{
  System.out.print(Thread.currentThread().getName());
  System.out.println(" shareVar = " + shareVar);
  this.resume(); //(2)
  }
  }
  }
  public class TestThread{
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{
  TestThreadMethod t1 = new TestThreadMethod("t1");
  TestThreadMethod t2 = new TestThreadMethod("t2");
  t1.start(); //(5)
  //t1.start(); //(3)
  t2.start(); //(4)
  }
  }
  运行结果为:
  t2 shareVar = 5
  i. 当代码(5)的t1所产生的线程运行到代码(1)处时,该线程进入停滞状态。然后排程器从线程池中唤起代码(4)的t2所产生的线程,此时shareVar值不为0,所以执行else中的语句。
  ii. 也许你会问,那执行代码(2)后为什么不会使t1进入可执行状态呢?正如前面所说,t1和t2是两个不同对象的线程,而代码(1)和(2)都只对当前对象进行操作,所以t1所产生的线程执行代码(1)的结果是对象t1的当前线程进入停滞状态;而t2所产生的线程执行代码(2)的结果是把对象t2中的所有处于停滞状态的线程调回到可执行状态。
  iii. 那现在把代码(4)注释掉,并去掉代码(3)的注释,是不是就能使t1重新回到可执行状态呢?运行结果是什么也不输出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也许你会认为,当代码(5)所产生的线程执行到代码(1)时,它进入停滞状态;而代码(3)所产生的线程和代码(5)所产生的线程是属于同一个对象的,那么就当代码(3)所产生的线程执行到代码(2)时,就可使代码(5)所产生的线程执行回到可执行状态。但是要清楚,suspend()函数只是让当前线程进入停滞状态,但并不释放当前线程所获得的“锁标志”。所以当代码(5)所产生的线程进入停滞状态时,代码(3)所产生的线程仍不能启动,因为当前对象的“锁标志”仍被代码(5)所产生的线程占有。
  2.2 sleep()
  1) sleep ()函数有一个参数,通过参数可使线程在指定的时间内进入停滞状态,当指定的时间过后,线程则自动进入可执行状态。
  2) 当调用sleep ()函数后,线程不会释放它的“锁标志”。
  例12:
  class TestThreadMethod extends Thread{
  class TestThreadMethod extends Thread{
  public static int shareVar = 0;
  public TestThreadMethod(String name){
  super(name);
  }
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run(){
  for(int i=0; i<3; i++){
  System.out.print(Thread.currentThread().getName());
  System.out.println(" : " + i);
  try{
  Thread.sleep(100); //(4)
  }
  catch(InterruptedException e){
  System.out.println("Interrupted");
  }
  }
  }
  }
  public class TestThread{
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{
  TestThreadMethod t1 = new TestThreadMethod("t1");
  TestThreadMethod t2 = new TestThreadMethod("t2");
  t1.start(); (1)
  t1.start(); (2)
  //t2.start(); (3)
  }
  }
  运行结果为:
  t1 : 0
  t1 : 1
  t1 : 2
  t1 : 0
  t1 : 1
  t1 : 2
  由结果可证实,虽然在run()中执行了sleep(),但是它不会释放对象的“锁标志”,所以除非代码(1)的线程执行完run()函数并释放对象的“锁标志”,否则代码(2)的线程永远不会执行。
  
精彩图集

赞助商链接